百家姓起源    
     34  
    【起源參考】     以國名為氏。據《元和姓纂》所載,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於謝國,在河南唐河縣,後子孫以國為氏。
        據《舊唐書.文苑傳》所載 ; 唐代謝偃的祖父孝政,本姓直勒氏,是鮮卑族人,後改姓為「謝」氏。
    【起源參考二】      謝姓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古老,而且有著顯赫聲望的姓氏。在河南省南陽這塊當年被稱為謝國古邑的地方,仍然居住著謝氏的子孫,他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里,過著平和而安祥的生活。
         早在四、五十萬年以前,白河的上游就是“南召猿人”的聚居地,再往南,中游黃山一帶,是仰韶文化的遺址。緊接著再往南到了獨山實名謝山之下,沿白河兩岸,包括宛城區(qū)、臥龍區(qū)、唐河和新野縣的一部分地區(qū),聚居著一大批謝姓人群,他們在這里長期繁衍生息,人口逐步增多,形成了一個民族的部落方國。
         謝姓的始祖是一個叫申伯的人,是周宣王的王后兄弟。當年,申伯以國舅的身份在河南領到一份封地,稱為謝國。后來,申伯失去了爵位,他的子孫便以國名謝為姓了。世居在古謝國的謝氏后人,不斷繁衍生息,成為當地的旺族。以后隨著時代的變遷,他們不斷向各地播遷。其中,陳郡陽夏(河南太康)的謝姓是非常值得一提的。陽夏是謝姓的主要郡望,陽夏謝姓涌現出謝安、謝玄、謝靈運等杰出人物。
         有句成語叫“東山再起”,它講的是謝安的故事。才華橫溢的謝安,起初不愿做官,整天與書法家王羲之等好友在東山以文會友,不問國事,朝廷多次召他都被他拒絕。后來,國家瀕臨滅亡的危險,四十多歲的謝安這才決定東山再起。出山后,謝安舉賢不避親,任命侄兒謝玄統(tǒng)領軍隊,積極備戰(zhàn),終于在淝水大戰(zhàn)中創(chuàng)造了以少勝多,以弱勝強的軍事奇跡,八公山上,“草木皆兵”、“風聲鶴唳”等成語也都由此而來。明朝末年,有一批謝姓先人從廣東、福建渡海東行,登上了臺灣島,居住在臺南。以后,又有謝氏入居彰化、臺北,苗栗,隨著入居臺灣的謝姓隊伍不斷擴大,謝姓也逐漸成了當地的望族,如今被排列為第13位。謝姓后人,無論生活在哪里,都沒有忘記他們的祖居地在河南南陽。
    【起源參考三】      謝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十四大姓,在臺灣排名第十三。謝姓出自任姓,有黃帝的后代和炎帝的后代兩種。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,其中第七個姓任。任姓一共建立了十個國家,第一個就是謝國。西周末期,周宣王將他的舅父申伯封在謝。在申伯就任前,周宣王先派人滅了任姓謝國,任姓謝國的一些人就把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,姓謝。申伯就任后,建立了申國,后來被楚國滅掉,住在謝邑的人就有一些以邑為姓,也姓謝。這樣,謝姓就有了黃帝之后和炎帝之后的區(qū)別。 發(fā)展和演變:謝姓還有一些是出自少數民族的姓氏。比如說,鮮卑族的直勒氏就有人改姓謝,射氏,謝丘氏也有人改姓謝。謝姓早期分布在河南南部,到春秋時期,有些謝姓人遷徙到了山東,湖北和湖南。戰(zhàn)國時,謝姓擴展到了四川和貴州,并融入了當地的少數民族。唐末,謝氏開始進入福建,到明朝開始進入廣東,并且發(fā)展到了臺灣。謝姓的主要聚居地有:唐河,南陽,涪陵,永昌,會稽,下邳,九江,章陵,陳郡,陽夏,康樂,東山,梅縣,大浦,寶樹等。
    【家族名人】     謝安 (320~385)字安石,東晉陽夏人。少有重名,徵辟皆不就,隱居東山,年四十余,始出為桓州司馬。淝水之戰(zhàn)任征討大都督,指導策劃,克敵有功,累官至太保,卒贈太傅,故世稱謝太傅。
        謝玄 (343~388)東晉名將,謝安侄子,陽夏人,字幼度,具經國才略,以精銳八千,破前秦苻堅百萬大軍於淝水,拜前將軍,封康樂縣公,卒諡獻武。
        謝靈運 (385~433)南朝文學家,謝玄之孫,小名客兒,時稱謝客。襲封康樂公,又稱謝康樂。少好學,工書畫,文章之美與顏延之為江左第一。性好山水,肆意遨游,所至輒為題詠,以致其意。其詩開創(chuàng)山水寫實派風格。初為太尉參軍,後徙廣州,有詩傳世。
    【地域分布】 河南陳留郡。
       


      免費算命-八字算命免費-周易算命-生辰八字算命-婚姻算命

      Copyright@2010 滇ICP備2022001957號-2 滇公網安備 53262102000482號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廣告聯系QQ:452048317(請注明廣告或是友情連接)友情連接:易經算命網 網站地圖